释义 |
趄
《篇海》千谢切。 ❶ 残破;缺损。{唐}{陆羽}《茶经·器》:“鍑以生铁爲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鍊而铸之。 ” ❷ 倾侧;歪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昨夜个翠被香浓薰兰麝,欹珊枕把身躯儿趄。”{王季思}注:“趄,斜靠意,不正意;韵书并七余切,{元}剧中读千卸切。”{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小衙内云:‘休要量满了,把斛放趄著,打些鸡窝儿与他。’”《水浒传》第二二回:“{宋江}已有八分酒,脚步趄了。 ”{清}{褚人穫}《坚瓠补集·小翩十九调》:“看他腼觍纤腰趄,烛光引盻斜。” ❸ 引申指动摇,偏离初心。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我佯呆,我佯呆,一向志诚,不道他心趄。”{凌景埏}校注:“心趄:心动﹑心邪,指不志诚。” ❹ 忐忑;慌乱。{元}{曾瑞}《山坡羊·妓怨》曲:“被娘间阻郎心趄,离恨满怀何处説。娘毒似蝎,郎心似铁。”{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捱不得法灸神针苦劝逼,越越的神思趄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