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原则
指安排财政支出时所应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一般情况下,财政支出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即效益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效益原则,是指政府通过支出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 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应使支出产生的利益在各阶层居民中间的分配达到公平的状态,分别符合各阶层居民的需要。其基本涵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稳定原则,是指政府通过支出来调节社会产品供需关系,使社会经济保持均衡稳定的发展。稳定原则所达到的目标是高度的社会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的合理稳定;满意的经济增长率和对外收支的良好状况。 在我国,财政支出原则同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紧密相关,具体表现为:(1)量入为出的原则。它要求从总量上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使之与收入相吻合。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按比例分配资金的原则。 它要求从结构上合理安排与调整财政支出,以达到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3)厉行节约、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它要求通过计划管理和财政监督,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