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贞观之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之治绩。 从贞观元年(627)到贞观二十三年(649)是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太宗以隋亡为训,制定“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方针。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其中在用人和纳谏方面,更表现突出。 他主张任人唯贤,不按关系的亲疏和资格的新旧定官职大小。要敬重贤良,不要妒贤忌能。 他广泛听取意见,并能注意判断是非,择善而从。因而在太宗时期出现了许多直谏之士,如魏征等。唐太宗还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继续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节省开支,减轻赋役,宽简刑罚。贞观年间,人口增加,封建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人民得到了较为安定和平的生活。史称“贞观之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