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 古称象戏、象弈、橘中戏等。宋、元间流行的《事林广记》(陈元靓撰)中载有象棋图谱,著法与现行象棋尚有区别。 现在的规则为: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黑、红两方,各十六个子,为帅(将)一,仕(士)、相(象)、车、马、炮各二,兵(卒)五。中由“楚河汉界”隔开。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著,以将死对方,或对方认输为止。象棋产生于周代,战国时《楚辞》中已有象棋记载,北宋后期已有统一的规格,与现代象棋基本相同。明清名家曾出不穷,传世棋谱大量刊印,以明徐芝的《适情雅趣》、朱晋桢的《桔中秘》、清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为最著。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