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根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基源 为豆科豇豆属植物豇豆的根。 原植物 豇豆Vigna sinensis(L.)Savi 余项参见“豇豆”条。 【药性】: 功效 健脾益气,消食。 主治 食积,脾胃虚弱,淋浊,痔血,疔疮。 ❶ 《滇南本草》:“捣烂敷疔疮。根、梗烧灰,调油搽破烂处,又能长肌肉。” ❷ 《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食积。” ❸ 《重庆草药》:“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白带白浊,痔疮出血。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60~90g;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豇豆根适量,捣烂敷或研末撒。”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脾虚白带:豇豆根90g,糯米草根30g,山药60g,车前子10g。水煎或炖肉服。 ” ❷ 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豇豆根、鸡屎藤各适量。炖肉吃。 ” ❸ 《重庆草药》:“治妇女白带,男子白浊:豇豆根250g,藤藤菜根250g。炖肉或炖鸡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