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状囊尾蚴病
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和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疾病。 虫体为小圆形包囊,似豌豆,故名。一般5~15个成串或成团附著在腹腔浆膜上。成虫为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 Bloch,1780)寄生于犬、狐等肉食兽的小肠。体长60~200cm。 虫卵或孕卵节片随犬粪排至外界,被兔吞食后,六钩蚴随血流到寄生处发育为豆状囊尾蚴。囊尾蚴被犬等动物吞食后在小肠发育为成虫。 轻度感染可引起消化紊乱和体重下降;严重感染(100~200个)时有肝炎症状,可引起死亡。尚无治疗方法。 应防止犬粪污染饲料和饮水;严禁用带有豆状囊尾蚴的内脏喂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