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豆 《广韵》田候切,去候,定。 ❶ 借指食物。{章炳麟}《訄书·不加赋难》:“校猎之夺禽也,攘人之兔以爲乾豆,而发弦者不厌其余胾,虽少非廉矣。”《诗·小雅·楚茨》:“君妇莫莫,爲豆孔庶,爲宾爲客。”{毛}传:“豆,谓肉羞。”{高亨}注:“豆,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盘。此指豆中的食物。” 形似高足盘,大多有盖。 多为陶质,也有用青铜﹑木﹑竹制成的。{唐}{张昭}《汉宗庙乐舞辞》:“荐豆奉觞亲玉几,配天合祖耀璿枢。”《公羊传·桓公四年》:“一曰乾豆。”{何休}注:“豆,祭器名,状如镫。”《史记·乐书》:“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宋}{陆游}《柴怀叔殿院世彩堂》诗:“北斗爲觞山作豆,凤竹鸾丝太中寿。”《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閧丁》:“司笾执豆,{鲁}诸生尽是瑚琏选。” {鲁迅}《呐喊·孔乙己》:“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却望著碟子。”《战国策·韩策一》:“{韩}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豆》:“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爲萁。”{宋}{范成大}《劳畲耕》诗:“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 《周礼·考工记·梓人》:“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郑玄}注:“豆当爲斗。”{陆德明}释文:“豆,依注作斗,旧音注亦多口反。”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是方极畏出豆。每十二年逢寅,出豆一番,互相牵染,死者相继。 ”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仪礼·士丧礼》:“稻米一豆实于筐。”{郑玄}注:“豆,四升。”《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锺。”《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太平广记》卷三六二引{唐}{牛肃}《纪闻·武德县妇人》:“{开元}二十八年,{武德}有娠妇,将生男,其姑忧之,爲具储糗,其家窭,有麵数豆,有米一区。” {汉}{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爲一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房孺复}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浓粧高髻,月给胭脂一豆,粉一钱。” {汉}有{豆如意}。 见《汉书·卫青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