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汤
方名。 ❶ 《备急千金要方》方。白芍、生姜各4两,白术、柴胡各3两,续断、川芎、甘草各1两,当归1.5两,乌梅1升,枳实、厚朴、生李根白皮各3两。水煎服;葛根、黄芩、白术、白芍、茯苓、大黄、藁本、桔梗、甘草各6铢。水煎服。 治小儿春秋晨夕中暴冷壮热,下痢;或赤白带,小腹胀痛,脉洪大或急数;或壮热,不吐下。 ❷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麦门冬、当归、芍药、炙甘草、茯苓、桂心各0.5两,干枣1两。水煎服。 治虚劳乏力。 ❸ 《外台秘要》引范汪方。薤白1升,枳实6枚,橘皮3枚,大枣12枚,粳米3合,香豉6合。水煎服。 治胃气虚,不欲食,四肢重,短气。 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当归、川芎、白芍药、肉桂、附子、高良姜各1两,炙甘草0.5两。 研末,每服3钱匕,水煎服。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外侵,未满月而饮冷当风,腹痛阵作。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则水谷不化,洞泄肠鸣,或下赤白,箾胁 胀,或走痛不定。 ❺ 《太平圣惠方》方。厚朴、黄连各1两,木香0.5两。 研为散,每服1钱,水煎服。治小儿水谷痢不止,羸瘦腹胀,不欲饮食。 ❻ 《丹溪心法》卷2方。苍术、陈皮、砂仁、藿香、炒芍药、炙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壳各1钱,川芎、麻黄、桂枝各5分。 为粗末,加生姜3片,水煎服。治内伤外感而发阴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