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㈠、宋词中的“调”专指音乐而言,它有两种含义:1.指词牌,即曲调。 如“调寄《浣溪沙》”。2.指宫调。宋代燕乐12宫,72调,共为84宫调,统称84调。㈡、在宫调中一般用来表达“调式”概念。 魏、晋以后,宫、均、调三字渐渐用来表达“调高”概念,如民间的四调,民间工尺七调。戏曲界另有习惯用法:元、明以来对各均宫调式,皆称“宫”而不称“调”,仅将商、角、徵、羽诸调(调式)称为“调”。稍后,又合并宫声及商、角、羽诸声,用以统计各声不同宫调的总数,如28调、13调(即13宫调)等。㈢、指声调,即字音高低升降的音调。 ㈣、腔调。如:南腔北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