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课田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课田制 西晋初年实行的按人征收固定田租的赋税制度。 晋武帝太原之年(公元280年)颁布了占田、课田和户调的法令。关于课田,法令规定每个16-60岁的丁男交五十亩的田租,丁女交二十亩的田租;次丁男(13-15岁,61-65岁)交二十五亩田租,次丁女免交。 并规定田租每亩四斛,约合八升。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 再远的每户交五斗,叫做义米。极远的每人交钱二十八文,叫做算钱。 施行课田制,旨在一方面提高农民开荒耕种的积极性,另方面保证官府的财政收入。但因豪强大量兼并土地和把大批农户变为荫户,使课田制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并未奏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