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诸子百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诸子百家 原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百家”之称,初见于战国时期。《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及至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先秦和汉初各学派概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农、杂、小说等十家。 《汉书·艺文志》云:“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除外——引者)皆起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舍诸侯。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故诸子百家的出现是与社会的急剧变革相适应的。 他们在争鸣中,相互斗争、相互吸收,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