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三家义集疏二十八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三家义集疏二十八卷 【释义】: (清)王先谦撰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晚号葵园,湖南长沙人。 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国子祭酒,江苏学政,四十七岁告归以后,即潜心撰述,以治学严谨,涉猎广博,撰著辑集宏富而著称。任史馆编修期间,纂有《东华录》一百二十卷、《续东华录》四百三十卷。 任江苏学政期间,曾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辑刊印工作,汇刊有《续皇清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卷、《南菁书院丛书》一百四十四卷。 编有《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续古文辞类纂》、《律赋类纂》、《骈文类纂》。 著有《虚受堂文集》十五卷。王氏的《诗三家义集疏》是其以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初名《三家诗义通绎》,始写于中年,江苏学政任上仅至《卫风·硕人》而中辍,晚年续成全书,刊行于民国四年(1915),时年七十四岁。《诗经》传授于汉代,分为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以今文传播,当时立为官学。毛诗以古文书写,只在民间流传。 东汉前期,古、今文斗争中,古文学派逐渐占了上风,毛诗流传也随之日见广远,而三家诗逐渐衰微。 齐诗亡于汉魏之间,鲁诗也只流传至晋代,韩诗亡在最后,唐宋以来,也只有经后人整理的《韩诗外传》十卷行世,时人已无法窥得韩诗的全貌。自宋代王应麟《诗考》以后,历代学者对三家诗分别作了采摭搜罗,成绩斐然。清代训古和辑录古代典籍之风盛行,经范家相、阮元、丁晏、马国翰、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著名学者的共同努力,凡古籍中保留的三家诗义,大体上搜寻殆尽。 王先谦在前代学者研究三家诗的基础之上,融汇贯通,归纳总结,使三家诗说之辑集达到完备程度。一部《诗三家义集疏》在手,即可了解三家诗说的存佚,避免翻检寻觅之劳。 本书体例颇有创意。首先采用三家诗已有研究成果,将《邶风》、《鄘风》、《卫风》合为一卷,还三家诗二十八卷的旧貌。 《诗经》原文以下,先列秦汉以来各种典籍中有关三家诗的佚文遗说,集疏中首列毛传郑笺,次引宋至清数十位《诗经》学者的论说,虽兼收并蓄,亦精加选择,王氏的创见,常以案语形式出现,条分缕析,列次分明。王氏认为,“毛传巨谬”,因此志在存三家诗义,还《诗经》之本来面目。 “秦汉之际,经亦几亡,毛传乘隙奋笔,无敢以为非者,古文勃兴,永为宗主。幸三家遗说犹在,不可谓非圣经一线之延也。 ”王氏对三家诗义过分钟爱,对毛诗说的微词颇多,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