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诗〕(shī) 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 详“诗歌”。 《诗经》的古称。《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学月刊。 1922年1月创刊于上海。刘延陵、叶圣陶主编。 自第一卷第五期起被列为文学研究会定期刊物。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 刊载的大多是自由体白话诗,同时发表了许多诗歌理论文章,强调诗歌要“为人生”和“写实”。 主要作者有俞平伯、周作人、刘延陵、王统照、徐玉诺、刘梦苇、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废名等。 1923年出至第二卷第二期后终刊。共出七期。 文学月刊。1939年5月创刊于桂南,原为油印,1940年2月在桂林改为铅印,刊期自新一卷重标。
由诗社编辑。所刊作品密切配合抗战,歌颂前线将士的英雄事迹,表现后方人民的艰辛生活。 是抗战中期大后方影响较大的刊物。主要作者有艾青、胡风、周扬等。 1943年2月出至第三卷第六期后终刊。前后共出二十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