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
果实类药材。 (1)释名:本品原产印度、缅甸等处,汉代即传入我国。最早的中文名是“诃黎勒”,系译音。宋代以后多简称“诃子”。(2)功能:性平。 ❶ 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❷ 敛肺利咽。治肺虚久咳及声哑失音等症。 (3)用法:打碎水煎服3~10克。 泻、痢初起者不宜用。 (4)药材特征:完整果实类卵形。表面有五条纵棱及多数皱纹。 质硬。打碎者呈不规则块,破碎面黄白色,味酸涩。 〔诃黎勒〕 处方名。即诃子。 〔柯子 柯子肉〕 处方名。即诃子。 “诃”音“he”,但中药行业及中医界人士多读作“ke”,写作“柯”。“柯子肉”,即除去果核的诃子,质量较带核者好。 〔煨诃子〕 处方名。 系用煨法炮制的诃子,制后增强止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