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计划预修制和全员生产维修制(T、P、M)
1.计划预修制 是一种通过计划来实现的定期维修方式。它是有计划地维修检查和修理设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一整套预防和修理措施;日常维护;定期检查;精度调整;计划修理等,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计划修理。 (1)计划修理的方法有: ❶ 检查后修理法; ❷ 定期检查法; ❸ 标准修理法。 (2)实行计划预修制必须正确制定修理的周期结构、间隔期、停歇天数及修理工时、材料、费用等定额。 (3)设备计划预修制的主要特点是: ❶ 设备不分主次,一律实行计划预修,故会增加维修费用; ❷ 设备在不同使用阶段都采用同一修理周期结构,而没有根据不同故障率和故障性质组织维修; ❸ 只对设备进行恢复性修理,没有对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机构、部件进行改善性维修。 2.全员生产维修制(T.P.M) “TPM”被认为是日本式的设备综合维修制。它是在预防维修基础上,吸收美国的设备后勤学理论、我国的“鞍钢宪法”经验而形成的管理制度。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各个方面,是一种以PM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的“三全”维修制。 (1)生产维修的主要内容有: ❶ 日常维护; ❷ 预防性检查; ❸ 计划修理; ❹ 事后修理。 (2)为实现全员生产维修需要做好: ❶ 设备分类管理; ❷ 重视维修记录和分析; ❸ 积极培养维修人员; ❹ 对全体职工进行生产维修的培训教育; ❺ 目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