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 【释义】: ❶ 诸侯国名。 在今之河南许昌。许在申国附近,亦为姜姓之国,周平王为保卫其母之国申不受楚的侵犯,同时派兵戍守许国。《王风·扬之水》一章:“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朱熹《集传》:“至幽王,嬖(bì,宠爱。)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申侯怒,与犬戎攻宗周,弑幽王于戏。晋文侯、郑武公迎宜臼于申而立,是为平王。”黄焯《诗疏平议》:“《括地志》云:‘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四十里。’是则二国相距甚近。许,即今河南许昌,亦去南阳不远。三国同为姜姓,其为南北门户,而互为唇齿,故戍申即兼戍甫、许。《竹书纪年》:‘幽王十一年,为犬戎所弑,申侯、鲁侯、许男、鄫子立故太子宜咎于申。 ’然则平王戍此三国,皆以其助己而德之耳。” ”朱熹《集传》:“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皆鲁之故地,见侵于诸侯而未复者,故鲁人以是愿僖公也。 ”陈奂《传疏》:“《括地志》:‘许田在许州许昌县南四十里,有鲁城,周公庙在城中。’”黄焯《诗疏平议》:“河南许州,与鲁中隔陈、卫,成王营雒邑时,以为周朝宿邑。许田在鲁之西,而周公朝宿在焉。是即鲁之西境也。 郑与鲁易假(jiè)许田,在隐、桓之世,则许田久属于郑。疑鲁南之常,自庄、闵而后或属于齐,以是周公之故宇,故愿僖公复之。”马瑞辰《通释》:“《齐语》:‘管子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堂潜。’《管子》作‘常潜’,则常邑曾见侵于齐,庄公时复归于鲁,去僖公未远,故诗人尚举以为颂美之词。 《春秋》桓元年:‘郑伯以璧假(jiè)许田。’僖公时盖亦复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