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写 誊抄 誊
誊写téngxiě 誊抄téngchāo 誊téng 动词。 表示照底稿或草稿比较清楚、工整地写下来。 “誊写”强调书写的行为。 例如:“我的书案上有一篇文稿,是国王昨天要我写的致齐国国王敦睦邦交的国书,我希望你赶快把它誊写一遍”(《沫若剧作选》);“看那情形谁也会以为是起了草稿又誊写过的东西,但他却说他是决不打草稿的人”(郭沫若:《学生时代》);“文章写出来了,不过还要用稿纸誊写一次”。 “誊抄”强调依照底稿或草稿抄好。 例如:“据推算,如要誊抄一份副本,一个人要抄四年多”(《光明日报》,1980.1.6);有两个学生主动给老师誊抄书稿”;“一般手稿能誊抄得那么干净,大概是定稿了”(周良沛:《戴望舒诗集·编后》)。 “誊”是口语用词,意思不如“誊写”“誊抄”郑重,有口语色彩。例如:“这些时我正忙著誊稿子”(《傅雷家书》);“预计改完誊清总在明年四五月间”(同上);“开头几句一搜就得,誊正到信笺之后,第一枝香烟已经只剩个尾巴”(《茅盾短篇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