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言必信,行必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提出的“士”的信义准则。 出自《论语·子路》。子贡问孔子怎样算一个“士”,孔子对之提出了关于“士”的标准的三个层次:“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为第一种,即是德才兼备之士,这种“士”立身处世有廉耻,即德;有能力办外交,即才。 这种德才兼备之士,可使出掌国家政权,别人也会佩服。“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为第二种,这种士虽才不足,但有德,在宗族乡党之中为人称孝悌,值得别人学习赞扬。若做不到这二点,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器识褊窄,不问大是大非,一般能做到说话守信,办事可靠,也可以算个“士”。可见,孔子提出的“士”的标准是不一的,也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只要从基本的做人开始,“士”是不难为的。后来“言必信,行必果”也成为儒家提倡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