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解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解颅 儿科病证名。 指囟门不能应期闭合,而反见宽大,头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48《小儿杂病诸候·解颅候》:“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胎儿出生后,各颅骨间的骨缝及囟门均未接合,其中侧囟门可在出生时或生后数天内闭合,而后囟门及前囟门,则分别于3个月及18个月之内闭合,各颅骨缝一般亦在3~4个月内渐合,囟门的闭合过程,可作为判断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依据。若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不能主骨生髓,以致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开,头颅增大;或大病之后,肾阴耗损,水不胜火,火气上炎,蒸灼脑髓,髓热则颅缝开解,囟门宽大而成解颅;亦有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导致颅缝开解者;也可因外感风热,热毒炽盛,挟肝火或痰热上冲于脑,以致邪热内壅,阻塞窍络,腑气不能下行,气机郁结,水液停聚,发为解颅。 肾气亏损证可见面色 治宜补肾益髓,方用补肾地黄丸。若见神烦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瘈疭,口干舌红者为肾虚肝亢证,治宜益肾利水,平肝熄风;方用知柏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 脾虚水泛证可见面色 治宜健脾祛湿,通阳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热毒壅滞证可见颅缝合而复开,按之浮软,头皮光急,紫筋暴露怒张,两目下垂,头痛口干,发热气促,面赤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涩,舌赤苔黄,脉数,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治宜清热泻火,开结通络,方用犀地清络饮,兼服化毒丹。 此外,配合以下外敷疗法: 也可配合针灸疗法,主穴百会透四神聪,风府透哑门,风池透大杼、大椎。备穴:三焦俞透肾俞,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透阴陵,阴陵透阳陵,三阴交透复溜。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