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 ●河北皮影以唐山皮影为最正宗,亦称“滦州影”或“乐亭影”,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程式。 影人造型优美,雕镂精细,生、小、髯、净、大、丑各行当丰富齐整。人物性格从头茬的造型、夸张和装饰方面充分体现出来。雕刻中阴阳结合、疏密相宜亦是其特色之一。这帖“观世音”头茬无论从头饰造型还是写意性雕镂的环勾眉眼、通天鼻梁上看,都体现了河北皮影的艺术特色。 观世音被雕影艺人尊奉为行业祖师,其头茬在影戏表演过程中不得与凡人俗子身段相调用,此乃影戏艺人中的规矩。这一做法来自唐代一则传说故事:西安郊外一个村子将有火灾之祸,观音得知,设法救村民于死难,于是在郊外剪纸人,以烛火点燃,设帐置幕,引来全村人围观,果然不久村中火起,却无人伤亡。 演影戏者随后不知去向,人们以为是观音所化,故尊之为祖师。 观世音在影戏中出现频率并不太高。 《火云洞》一剧,观音为救唐僧,降服了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并收为弟子一场,观音作为剧中人物出现。其他戏出则很难见到这一独立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