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见闻之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见闻之知

北宋张载首次提出的关于个体靠感官接触外物而获得知识的一个认识心理概念。

认为见闻之知是由耳目等感官在外物的影响下所产生的:(1)耳目等感官是产生见闻之知的生理器官:“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正蒙·大心》)(2)客观事物是见闻之知的内容或来源:“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同上)(3)耳目等感官与客观事物相交、相合是产生见闻之知的关键:“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同上)见闻之知包括“形”(视觉)、“声”(听觉)、“臭”(嗅觉)、“味”(味觉)、“温凉”(温度觉)和“动静”(动觉与静觉)。不限于当前的直接感知,也包含表象在内。《张子语录上》:“若以闻见为心,则止是感得所闻见。亦有不闻不见自然静生感者,亦缘自昔闻见,无有勿事空感者。”见闻之知有两个作用,一是“合得内外之道”(同上),把主体和客体沟通起来,是认识外物的门户;二是“不闻不见又何验?”(同上)即只有通过见闻之知才能检验人们认识的正确性。还强调如果人没有见闻之知,就会如同木石一样没有什么心理、意识。虽见闻之知是必要的,但它却又有很大的局限性:“闻见不足以尽物”(同上)。因此,人们在认识外物时,应不“止于闻见之狭”,“不以闻见梏其心”(《大心》篇),而必须有所谓“德性之知”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