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成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成立 1938年2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教育家德米阿什克维奇(Michael John Demiashkevich)、巴格莱和底特律乡村日校校长阿尔登·肖(F.Alden Shaw)等发起组织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全国教育委员会,其理论依据是巴格莱所提出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教育家坎德尔(Isaac Kandel)、布里格斯(Thomas Briggs)和布里克曼(William Brickman)等曾参加过这一委员会。委员会的创立标志著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相对立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产生。40年代中期以前,要素主义在与进步主义教育派的对抗中处于劣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其主张适合美国科技革新和扩充实力的需要,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一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理论。 要素主义基本上主张重视教师的权威和课程教材的价值。尽管要素主义者在哲学观点上各不相同,但在教育问题上都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素主义认为,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更有意义,在人类遗产中有著“文化上的各式各样最好的东西”,有著“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能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这些要素是人人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要素主义还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应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此外,他们认为对学生心灵的训练具有特殊价值的科目,如拉丁语、代数、几何等,应作为中等学校的共同必修科目。概括地说,不论要素主义者的观点如何不同,但他们在下列四个方面则是一致的、共同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