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安碑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陕西省博物馆内。 是北宋元祐年间(1090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836年)镌刻的《十三经》而兴建的碑石集中地。由于碑石如林,故称“碑林”。 西安碑林以各种造型的石、竹、木、金属等材料为载体,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按年代、分流派系统的展示出来。碑林现有7个大型陈列室,8个游廊,8座碑亭,收藏著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碑石共2300余件,是中国历史上保存碑石最早的地方,也是现在最大的石质书库。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 这里许多碑文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则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的宝贵资料。 如出土自陕西周至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中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中国唐代和尼泊尔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的贡献分不开。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毕沅率同僚到碑林视察,只见房屋倒塌,碑石横卧于荆榛瓦砾之间,满目荒凉,令他十分震惊和痛心。在他的领导下,修缮房屋,整理碑石,编目著录,组织石刻陈列,建立了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重修和保护了碑林。 西安碑林是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