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伯利亚红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伯利亚红松 【名称出处】:植物分类学报 【概况】: 基源 为松科松属植物西伯利亚红松的松节、松叶、花球、球果和树脂。 原植物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Loud.)Mayr.(Pinus cembra L.var.sibirica Loud.),又名新疆五针松(《新华本草纲要》)。 历史 《生草药性备要》谓之山松。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35m;树皮淡褐色或灰褐色;枝条较密,水平开展;小枝粗壮,黄色或淡褐黄色,密被淡黄色长柔毛。 冬芽红褐色,圆锥形。 针叶五针一束,较粗硬,微弯曲,长6~11cm,径1.5~1.7mm,边缘具疏生细锯齿,背面无气孔线,腹面每侧有3~5条灰白色气孔线;叶鞘早落。雌雄同株。 球果直立,圆锥状卵圆形,长5~8cm,径3~5.5cm,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子生于种鳞腹面下部的凹槽中,不脱落,黄褐色,倒卵圆形,长约1cm,径5~6mm,微具棱脊,无翅。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卷.421页.图49: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0~3500m气候冷凉的山地。 分布于新疆、原苏联也有分布。。【化学】: 含西伯利亚红松烯(Sibirene)、异瑟模环烯酮(lsocembrone)、异瑟模环烯醇。 皮中含原儿茶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槲皮素、二氢槲皮素、芪的糖甙、儿茶精等。内皮含松杉茋(Pinostilbene)、松杉茋甙(Pinostilbenoside)和白藜芦醇甙(Resveratroloside).外皮含三甲基白藜芦醇酯、欧赤松素(Pinosylvin)及其单甲酯和二甲酯、松杉芪、白藜芦醇(Resveratr。l)、松杉茋甙和白藜芦醇甙。针叶含维生素、有机酸、(-)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儿茶精、(-)表儿茶精、(-)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 种子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糊精、淀粉、总氮、蛋白质、脂肪、磷脂、生育酚等。花粉中含多种氨基酸。 树脂中含双环二萜内酯(Pinusoliide)、甲基异柏酯(Methvl isocupressate)、甲基反式金松二萜酯(Methyl transsciadopovat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药性】: 性味 松节:苦,温。 松花粉:甘,温。松针:苦、涩,温。 功效 松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松花粉:收敛,止血。松针:祛风活血,明目,安神。 主治 松节:风湿关节痛,腰腿痛,大骨节痛,跌打肿痛。 松花粉:胃、十二指肠溃疡,咳血;外用治黄水疮渗出液多,不结痂,外伤出血。松针: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治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松节、松针9~15g,或浸酒;松花粉3~6g,或浸酒。 外用:浸酒涂擦、煎水洗或调敷。。【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大骨节病:西伯利亚松松节7.5kg,蘑菇750g,红花500g。加水50kg,煎至25kg,过滤,加白酒5kg,每服20ml,每日2次。”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夜盲症:松针,洗净捣烂,加等量水煎汁,每服200ml,每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