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冠毁冕
❶ 比喻背弃王室。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阳}负衆﹐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于王城﹐飞矢集乎君屋﹐羣后忧惶﹐元戎无主。” ❷ 比喻绝意仕进。 《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❸ 比喻毁灭华夏文化, 背离民族传统。 《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爲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复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数公者追论{姬}{汉}之旧章﹐寻绎东夏之成事﹐乃适见犬羊殊族﹐非我亲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