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相传
【释义】: 衣:指僧衣,即袈裟;钵:僧用食的器具。 佛教用语,中国佛教禅宗师徒间道法的传授常以付与袈裟和食钵为信。后泛指传授学识、技能等。 。【成语出处】: 后晋·张昭远、贾纬等《旧唐书·神秀佳传》:“昔日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代付授。” 【例句】: ❶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诸郎步武各骎骎,季子尤怜产万金;依钵相传自端的,老生无用与安心。” ❷ 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黄庭坚)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外,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