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衣 【作品赏析】: 从五十、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血衣》这件著名作品。 它是画家王式廓于1959年倾毕生精力却未曾最后完成的杰作。 《血衣》再现的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斗争地主时的场面:控诉。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广场上拥挤著无边的人群;在严肃、激烈的气氛中,一个正在控诉的中年妇女双手抖开被害亲人的血衣,扭过头,悲愤痛哭。 她脚下跪著的小女孩,双手抱著母亲的膝头,惊恐地注视著那个胖地主:她对这个可怕的人物还有记忆。女孩身后有位双目失明的白发老奶奶,她一手拄著拐棍,另一手直伸出去,颤抖著,似乎要狠狠地去抓那个杀人的凶手。再下面,蹲著一位老农民,他抱著一张纸状,正准备接著控诉。 他咬著牙,忍著怒火,朴实的神态上雕刻著一生受尽压迫和凌辱的痕印。画幅下端是个下肢残废的壮年农民,他是被人用小车推来的,面黄肌瘦,衣不遮体,颓然坐在冰冷的地上,握著拳头,满脸悲愤。他的老母亲痛苦地弯下腰,正要扶他站起来……这些形象,都活生生地刻画出了封建制度下中国农民的命运,使人感到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土地革命的必要。 画家揭示的真实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形象有深刻的典型性。 《血衣》构图宏大,全画以举血衣的妇女为中心,把庞大的人群组织在瞬间情节的绘画高潮中,多层次却主次分明,显示了画家把握大场面构图的能力。说《血衣》是描述土地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史诗性作品,毫不过分。 。【作者介绍】: 王式廓(1911-1973),山东掖县人。 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留学日本,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延安,历任鲁艺美术系教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他善于用素描刻画中国农民形象,画风质朴浑厚,创作上长于情节性绘画。代表作除《血衣》外,还有木刻《改造二流子》,油画《参军》等。 。 现代 王式廓 素描 纵192厘米 横345厘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