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
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的方法。 其方法较多,可分为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2大类(详见有关词条)。较早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借助Swan-Ganz导管(有创)和微机化的心脏监护仪,测定心脏血管功能状态,借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适用于循环功能障碍的重危病人的一项监测技术。 从开始到现在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最早用于临床始于1953年Lategoin用血流导向导管监测肺动脉压获得成功;1962年Wilson测量中心静脉压用来估计血容量,指导休克治疗;1970年Swan-Ganz应用带气囊导管送到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监测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能精确测定心腔压力、心排出量等多项衡量心血管功能的参数。目前这一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