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蟾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蟾蜍

中药名。

见《名医别录》。别名:蟾、虾、癞虾蟆、癞格宝。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等的全体。

夏、秋捕捉。

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干蟾:全体拘挛抽皱,纵面有棱角,四足伸缩不一。表面灰绿色或绿棕色。

除去内脏的,腹腔内面为灰黄色,可见到骨胳及皮膜。气微腥,味辛。

以个大、身干、完整者为佳。主产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

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头爪,切成方块。炙干蟾:将铁砂倒入锅内烘热,取切好的干蟾放入拌炒,至微焦发泡时取出,筛去铁砂,放冷。

民间有以活蟾蜍,用黄泥涂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后,研细入药者。

味辛,性凉,有毒。

入阳明经。破癥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癥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本草纲目》:“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外用:烧存性研末敷或熬膏摊贴。内服:煎汤,1只;或入丸、散,0.9~3克。
❶ 治癣:干蟾蜍烧灰,以猪脂和涂之(《僧深集方》)。
❷ 治大肠痔疾:蟾蜍1个,以砖砌四方,安于内,泥住,火煅存性,为末;以猪广肠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3~4次(《本草纲目》)。

❸ 治小儿疳瘦成癖几危者:蟾蜍去头皮脏腑,以桑叶包裹,外加厚纸再裹,火内煨熟,口啖2支,十余日愈。若口渴,咽梨汁解之(《本草蒙筌》)。

❹ 治破伤风:蟾蜍75克,切烂如泥,入花椒30克,同酒炒热,再入酒2盏半温热,去渣服之,通身汗出效(《奇效良方》)。
❺ 治腹中冷癖,水谷阴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大蟾蜍1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硝(大人1升,中人7合,瘦弱5合)。

以水6升,煮取4升,1服1升,1服后,未得下,更1升;得下则9~10日1作(《补缺肘后方》)。
❻ 治疔毒:蟾蜍1个,黑胡椒7粒,鲜姜1片。将上药装入蟾蜍腹内,再放砂锅或瓦罐内,慢火烧焦研细末。每次0.15克,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报道❶ 治疗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约170克,明矾约33克,同放在石臼内春烂,用纱布包裹成长方形,置于患者前颈,绷带固定。

当时患者即有清凉舒适感,约经4~5小时咽喉部分泌物减少。

❷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活蟾蜍去头、皮和内脏,焙干研末;另以猪胆汁浓缩液与面粉等量混和,低温炒松研末。按7∶3的比例将蟾蜍粉与猪胆面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每次1.5克,每日3次,饭后送服。10天为1疗程。
❸ 治疗炭疽病:用干蟾蜍1只,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冷却后顿服。
❹ 治疗恶性肿瘤:将活蟾蜍晒干后烤酥研细末,过筛,和面粉糊做成黄豆粒大的小丸。

面粉与蟾蜍粉之比为1∶3。每100丸用雄黄1.5克为衣。

成人每次5~7丸,日服3次,饭后开水送下。过量时可有恶心、头晕感。
❺ 治疗腹水:取新鲜活蟾蜍杀死(内脏不去)后置瓦上烘干,研成细末,贮于密闭瓶内备用。

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克,体弱妇幼酌减。

10次1疗程,一般可进行2个疗程,如无效不必续服。治程中如血压逐步下降,亦应考虑停药。

❻ 治疗麻风:蟾蜍与苍耳草配合服用。
❼ 蟾蜍中毒:一般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律不整等,心电图酷似洋地黄中毒。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