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螺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螺蛳 【概况】: 异名 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 基源 田螺科环棱螺属方形环棱螺或其它同属动物去壳的全体。 原动物 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Benson)又名方田螺(《中药大辞典》)。 历史 本品首载于《纲目》。 李时珍曰:“(螺蛳)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汉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于田螺,惟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综上所述,古今用药相符。 形态 螺壳圆锥形,坚厚。壳高约3cm,螺层7层。 壳表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其上有同心环状的生长纹。(图见《中药大辞典》.2678页.5622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河沟、湖泊及水田内。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四季采收,收集年久色白者,洗净入药。 加工炮制 煅螺蛳壳:取净螺蛳壳,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成粉末用。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别录》:“味甘。” 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 清热,利水,明目。 主治 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 ❶ 《本草拾遗》:“汁主明目,下水。”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煎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❶ 《本草汇言》:“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并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溃痈疮未敛,不宜食之。” 方选和验方 ❶ 《中医药物敷脐疗法》:“治腹胀饱满,小便不通:甘遂、雄黄各3g,麝香0.5g,大螺1个(去壳)。同捣为末,填入脐孔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待小便通畅,大便亦下,脐孔痒时,方去掉敷药。” 单方应用 ❶ 《永类钤方》:“治黄疸,酒疸:小螺蛳养去泥土,日日煮食,饮汁。” ” 【医药家论述】: 倪朱谟《本草汇言》:“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消火眼,利大小肠药也。顾汝淋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唯堪煮熟,挑出壳,以油酱椒韭调和食之,不杂药料剂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