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蜈蚣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蜈蚣萍 【概况】: 异名 边箕萍(《纲目拾遗》),大鱼萍、马萍(《福建中草药》),水百脚、槐瓢(《上海常见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草药》),蜈蚣漂(《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鞋苹(《鼎湖山植物手册》),槐叶草(《中医药研究资料》)。 基源 为槐叶苹科槐叶蓣属植物槐叶苹的干燥全草。槐叶蓣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仅一种,供药用。 原植物 槐叶苹Salvinia natans(L.)All.(Marsilea natans L.) 历史 首载(《纲目拾遗》),又称边箕萍,云:“生溪间田港止水中,若流水则不生。形如蕨箕,中一茎,两旁细叶攒对,似蜈蚣状,故名。叶颇糙涩,不似浮萍之光泽。”《群芳谱》称麻薸萍。 如上所述,今考证为本种。 形态 漂浮植物。 茎细长而横生,被褐色节状柔毛,无根。叶3片轮生,均有柄,其中上面2叶漂浮水面,在茎两侧紧密排列,形如槐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8~12mm,宽5~8mm,顶端圆钝,基部圆形或略呈心形,全缘;中脉两侧各有15~20条侧脉,每条侧脉上有5~7束粗短毛;叶片草质,表面绿色,满布突起的束状短毛,背面灰褐色,被有节的粗短毛;另一叶细裂成须根状的假根,密生有节的粗毛,悬垂于水中。孢子果4~8个,簇生于假根的基部,外被成束的疏短毛;大孢子果小,内有少数具短柄的大孢子囊,各含一个大孢子;小孢子果略大,内有多数有长柄的小孢子囊,各有64个小孢子。(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84页.图5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田、沟溪或静水的水面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 。【药性】:性味 ❶ 《闽南民间草药》:“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劳热,浮肿,疔疮,湿疹,火烫伤。 ❶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痈肿疔毒,瘀血积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6~32g。外用:捣敷或煎汤熏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浮肿:大浮萍、三角风、八角枫、臭牡丹、大血藤、小血藤各60~120g。煮水蒸气熏治。” 单方应用 ❶ 《闽南民间草药》:“治虚劳热:蜈蚣萍全草30~60g(洗净),甜瓜条15g。上2药摊放在小竹筛上,再将竹筛安炖锅内架空,盖密,隔水炖1~2小时,令药液滴在锅中,然后取服。” 水煎汤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