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
中药名。 见《吉林中草药》。别名蜜蜂毒素。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mellifera L.工蜂尾部螫刺腺内的有毒液体。 苦、辛,平。祛风湿,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酸痛,支气管哮喘,甲状腺肿。 用蜂毒制成水剂或油剂,作皮内注射。200蜂毒为一疗程,开始用1蜂毒(约0.1毫升量),如无不良反应,可隔日递增1蜂毒,直至一次注射10蜂毒。然后视病人情况应用维持剂量,每次3~6蜂毒,隔日一次,至总量达200蜂毒为止,全程约3个月。 注射后局部红肿痒、痛,红肿直径在10厘米以内者,一般1~3天能自行消退,如直径超过10厘米者,即不宜再行蜂毒治疗。 本品毒性成分有磷酯酶A、脱氢酶抑制因子及多肽类。并含蚁酸、组胺等。 对大鼠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对动物有降压、降胆固醇以及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对小鼠有抗惊厥和镇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