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蛇形汇率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蛇形汇率制 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时,为维持其货币区域的相对稳定而建立的在成员国相互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波动幅度内实行共同浮动而形成一个较小的波动幅度的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实行固定汇率制。但50年代末起,随著美国地位衰落,美元危机不断发生,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为避免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在1972年3月,把《史密森协议》规定的固定比价的上下各2.25%汇率波动幅度各缩小一半,即各成员国相互之间汇率波动幅度为固定比价上下各1.125%,共2.25%。 六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宛如一条蠕动的蛇在史密森协议规定的4.5%的较大幅度内爬行,称“洞中之蛇”(Snake in the Tunnel)。 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但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仍维持蛇形浮动,成为“无洞之蛇”(Snake without Tunnel)。 蛇形浮动是一种各国之间松散和自愿的结合。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标志了蛇形汇率制历史使命的终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