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蛇床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蛇床子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蛇米,蛇珠,气果,癞头花子,野茴香。 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果实。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 茎直立,圆柱形,有纵棱,疏生细柔毛。根生叶有柄,基部有短而阔的叶鞘;叶片卵形,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茎上部的叶和根生叶相似,但叶柄较短。花期4~7月。果期6~8月。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割取全株,打落果实,晒干。干燥果实椭圆形,由2分果合成,长约2毫米。直径约1毫米,灰黄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后宿存花柱基;分果背面略隆起,有突起的脊线5条,接合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线,其中有一条浅色的线状物。果皮松脆。 种子细小,灰棕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凉而有麻舌感。以颗粒饱满、灰黄色、气味浓厚者为佳。主产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晒干。味辛苦,性温。 《神农本草经》:“味苦,性平。”入肾、脾经。 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 治男子阳萎,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疮。《神农本草经》:“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阳萎、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名医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好颜色,令人有子。”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剂。外用:煎水熏洗;或作坐药(栓剂);或研末敷、调敷。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本经逢原》:“肾火易动,阳强精不固者勿服。” 饮服30丸,日3次(《千金要方》)。 ❹ 治产后阴下脱:蛇床子1升,布裹灸熨之,亦治产后阴中痛(《千金要方》)。 以甘油明胶为基质做成(2克重)栓剂,每日阴道内置放1枚(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❻ 治男子阴肿胀痛:蛇床子末,鸡子黄调敷之(《永类钤方》)。 ❽ 治小儿癣:蛇床实,捣末,和猪脂敷之(《千金要方》)。 为末,干掺疮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蛇床子6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1500毫升,煮沸半小时,以棉垫浸透后拧半干,温敷局部,盖以油纸或塑料布包扎,使保持一定温湿度,一般可维持0.5~1小时。每日罨包4~6次。果实含挥发油1.3%,主要成分为蒎烯、莰烯、异戊酸龙脑酯、异龙脑。 又含甲氧基欧芹酚,蛇床明素,异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二氢山芹醇及其当归酸脂、乙酸酯和异戊酸酯,蛇床定,异丁酰氧基二氢山芹醇乙酸酯。根含蛇床明素、异虎耳草素、别欧芹属素乙、花椒毒酚、欧芹属素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