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茎
【名称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蚕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蚕豆的茎。 原植物 蚕豆Vicia faba L. 余项参见“蚕豆”条。。【化学】: 含山柰酚(Kaempferol)、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1]、D-甘油酸[2]。 参考文献 [1] CA 1958;52:12092i [2] Nature 1959;184(4689):819 【药性】: 功效 止血,止泻。 主治 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水泻,外用治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烧灰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各种内出血。蚕豆梗焙干研末。每日9g,分3次吞服。” ❷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水泻:蚕豆梗30g,水煎服。” ❸ 《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产后腹痛:蚕豆梗150g,水煎加甜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