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虾子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虾子草 中药名。 见《四川中药志》。别名:红虾子草。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Oldenlandia tonelliflora(Bl.)O.Ktze.的全草。 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 茎秃净,干时带光泽。生长田野向阳处。 分布长江以南各地。本品在福建、广西作白花蛇舌草用。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寒,味微苦,无毒。治跌打损伤,疝气,风火牙痛及妇女干血痨。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 ❶ 治跌打损伤:红虾子草、尖刀牛膝、红酸浆草各4两(捣烂),苎麻4两(烧灰)。合煨酒服。 ❸ 治妇女干病,虚火旺者:虾子草、酱耳木根各39克,石竹根60克,黄脚鸡15克,大地棕根12克。炖肉服。 如有外感风寒应先除去(选方出《重庆草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