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中夹实
中医术语。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中医学病机理论认为: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的盛衰变化反映在疾病过程中,就会出现虚实变化。所谓虚,指正气虚损、功能不足;实则指邪气亢盛,功能亢进。而在长期、慢性、复杂的疾病过程中,最易导致虚实错杂的病机变化。 虚中夹实即为其中之一,指虚弱证中夹有实邪为患而以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临床常表现为以脏腑功能低下,正气虚损症状为主,又兼见瘀血,水肿、痰饮、癥瘕等有形实邪的相应症状表现。 如妇女血虚经闭日久的“干血痨”,即为虚中夹实的一种病变。症见消瘦乏力,肌肤甲错,五心烦热,不思饮食,经少经闭,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沉弦而细涩等等。 治宜补虚以行瘀,益气活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