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图107)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Veratrum nigrum L.的根及根茎。主产山西、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圆柱形,长2~4cm,直径0.7~1.5cm,外被残留的棕色叶茎维管束,形如蓑衣,有“藜芦穿蓑衣”之称。下部簇生众多须根,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约3mm,表面土黄色或黄褐色,具细而密的横皱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气微,味苦。粉末有强烈的催嚏性。以根粗壮,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洒清水,稍焖,切段,干燥。 (三)炮炙 1.泔制 取原药材,加米泔水漂12~24小时,焖48小时,切15mm长段,晒干。 2.醋制 取藜芦段用微火炒热后,加醋炒至干,色黑为度。每500kg藜芦段,用醋90kg。 【性味归经功效】 寒、辛、苦。有毒。归肺、胃、肝经。吐风痰,杀虫毒。 【应用】 1.中风,癫痫,喉痹证见痰涎涌盛 治疗诸风痰饮,可与郁金共研末,温浆水和服探吐;治疗中风不语,痰涎壅盛,可与天南星研末为丸,温酒服下。治疗中风痰壅,癫狂不省人事或误服毒物尚未吸收者,可与瓜蒂、防风配伍,如三圣散。 2.疥癣秃疮 本品外用,具有杀虫止痒功效。治疗疥癣,本品研细末,生油调敷;治疗白秃头疮,本品研细末,猪脂调匀,涂之。 另外,本品研末,外撒有灭虱、蚊蝇及幼虫的功效,也作农药杀虫剂及兽医作催吐药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内服,0.3~0.9g。为丸、散服,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 本品毒性烈,内服宜慎。失血、体弱及孕妇忌服;反辛、芍及五参;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可解。 【备注】 藜芦含介芬胺、假介芬胺、玉红芥芬胺、秋水仙碱、藜芦酰棋盘花碱、天目藜芦碱、天目藜芦宁碱、藜芦胺、龙葵胺、去氧介芬胺、β-谷甾醇、棋盘花辛碱、藜芦嗪、新计巴丁、大理藜芦碱B、原藜芦碱A、原藜芦碱B、藜芦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