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生卒】:1868—1940 【介绍】: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商人家庭出身。1892年中进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 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 1902年与章炳麟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并任总理。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1904年冬,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推为会长,翌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 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创建资产阶级新教育体系。 主持制定新教育法令,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实行男女同校。1915年留学德国,提倡勤工俭学。回国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整顿校风,改革学科设置,主张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试行选科制。要求实行教授治校。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各种学说,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让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以及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理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巨大的开创意义,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著作有《蔡元培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