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蓝花侧金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蓝花侧金盏 【名称出处】:《藏药志》 【概况】: 异名 甲子豆罗(藏药名)。 基源 为毛茛科侧金盏花的全草。 原植物 蓝花侧金盏Adonis coerulea Maxim. 历史 据《藏药志》引《晶珠本草》记载:“甲子豆罗味苦性粗,可治疮病,疱疹疥癣,疖痛,痞块等,气味浓,误食可中毒致死;生于岩隙或河滩,簇生,形如羌活或棱子芹,瘦果多数聚合,有如车前果穗。”本种形态与此描述颇似。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9.5cm,根状茎外被鳞片;茎直立,具条棱,分枝,被柔毛或上部无毛。叶具长柄,互生;叶片长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卵形,羽状深裂,具短尖头;叶柄长1.7~2.7cm,基部鞘状抱茎,无毛或具柔毛。花淡蓝色,单生于枝顶,直径0.8~1.7cm;萼片5,淡褐色或紫红色,菱状椭圆形,长约6mm,宽约4.2mm,先端啮齿状,基部渐狭成爪,无毛;雄蕊多数,长约4.8mm,花丝淡黄色,花药金黄色,无毛;雄蕊多数,淡褐色,密集于花托上或球状,子房卵形,长约1mm,具柔毛,花柱长约0.2mm,稍弯,胚珠暗黄色,球形。瘦果多数,倒卵形,长约2mm,下面疏被短柔毛。聚合果头状。 花期4~7月。 (图见《藏药志》.58页.图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300~5000m的林下、林缘、灌丛下或沟边、道旁等处。分布于青海、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 。【药性】: 主治 全草:疥癣,牛皮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青海省中草药野外辨认手册》:“治疥疮顽癣:蓝侧金盏花(鲜草)适量,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麻油调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