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蒲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蒲葵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 葵扇叶、葵扇木、蓬扇树(广西),余蒲葵(广西罗城仫佬语),扇叶葵(广东)

基源 为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的根、叶和种子。

蒲葵属全世界20余种,中国有5种,其中1种供药用。

原植物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Latania chinensis Jacq.)

历史 蒲葵始见于《岭南采药录》,以蒲扇之名载于《本草拾遗》。(《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

”据上所述即今所用蒲葵,即葵扇。

形态 乔木,高达20m;干粗糙,无残存叶基。

叶圆扇形,直径达1m余,掌状分裂至中部;裂片线形,宽1.8~3cm,先端长渐尖,2深裂,分裂部份长达50cm,柔软而下垂;叶柄长达2m,淡绿黄色,中部以下两侧具长1.5~2cm,稍向后弯且与叶柄同色的锐刺,顶端的小戟实呈三角状半圆形,随著树龄的增长,半圆形戟突也逐渐向两侧扩展;叶鞘纤维质,棕色、网状,包茎。肉穗花序圆锥状,腋生,长达1m余,分支扩展;佛焰苞筒状,不等大,基部的最大、顶部的最小,棕红色,厚革质;花小,黄绿色,花蕾球形,长约2mm;萼片近圆形,长和宽约1.5mm,内凹;花冠3裂几乎达基部,裂片阔卵形,长约1.8mm;雄蕊6枚;子房椭圆形,3室。

核果椭圆形或橄榄形,长1.8~2cm,宽约1cm,果褐色,平滑,外果皮薄而质坚;种子与果实同形,长约1.6cm,宽约9mm,胚乳黄白色,均匀,胚于背面偏基部著生。

花期3~4月,果期8~9月。(图见《广东植物志》.第2卷.446页.图311)

生境与分布 多种植于庭园、旷地、路旁、田边等处。分布于中国南部,以广东省新会县最多。

越南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叶或种子,鲜用或晒干。

【化学】:

种子含酚类、还原糖、鞣质[1]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2]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50 [2] CA 1970;72(21):107914g

【药性】:

性味 ❶ 《陆川本草》:“淡,平。”
❷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涩,平。”

功效 子:抗癌。根:止痛。

主治 ❶ 《岭南采药录》:“叶柄:于新瓦上煅灰冲服,或炒香煎水饮,治血崩。”
❷ 《陆川本草》:“止血。治外伤出血。”
❸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葵树子抗癌。”
❹ 《全国中草药汇编》:“种子: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煅存性研末。种子用量30~60g。根:制成注射剂。外用:煅存性末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肺转移:蒲葵子、八月炸、半枝莲、穿破石各60g。水600ml煎至100ml内服,药渣再煎服1次,10天为1疗程。或同时并用化疗。

单方应用 ❶ 《福建药物志》:“治咳血、吐血、鼻衄、子宫功能性出血:蒲葵陈叶烧灰3~6g,开水送服。”
❷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白血病、食道癌:蒲葵子30g,红枣6枚,水煎,1日分2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对幼稚型白细胞增生(白血病),有明显抑制作用。”
❸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难产,胞衣不下:蒲葵叶30~60g,水煎服。”
❹ 《食物中药与便方》:“避孕、绝育:蒲葵树根60g,水煎,于产后3日、5日、7日每日早晨空腹服1剂。”
❺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慢性肝炎:蒲葵叶30g,甘草9g,水煎服。”

食疗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各种癌症:葵树子(干品)30g,与瘦猪肉炖服。”
❷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绒毛膜上皮癌:葵树子30g,捣碎,水煎数小时,同鸡炖服。或配入半枝莲、牛黄丸应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