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粉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 基源 为豆科葛属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后澄取的淀粉。 原植物 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历史 本品始载于《开宝本草》。《本草衍义》云:“澧、鼎之间,冬月取生葛,从水中揉出粉,澄成垛,先煎汤使沸,后擘成块下汤中,良久,色如胶,其体甚韧,以蜜汤中拌食之”。 余项参见“葛根”条。 。 【化学】: 葛粉的一般分析含有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4%和水分19.546%。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07 【药性】: 性味 《开宝本草》:“甘,大寒。” 归经 《本草品汇精要》:“行足阳明经。” 功效 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主治 烦热,口渴,热疮,喉痹。 ❶ 《医林纂要》:“治喉痹,齿痛。” ❷ 《本草拾遗》:“裛小儿热疮。” 。【临床应用】: 食疗 葛根粉粥(《圣惠方》)治胸中烦热或渴,心燥:葛粉120g,粟米250g。以水浸粟米经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煮粥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