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葛稚川移居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葛稚川移居图 【作品赏析】: 此图画晋代葛洪移居罗浮山的情景。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道教史上著名的道士,著有《抱朴子》等著作。他出身于道教世家,少年时跟随他从祖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 后来葛洪听说交趾盛产丹砂(炼丹的主要原料),就要求去当地作句漏令。 他带领全家南下广州,转而入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境内)隐居。 罗浮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山中至今尚存葛洪炼丹的遗迹,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元朝统治者很懂宗教的作用,尤其倡导佛道二教,因而绘画和宗教的关系颇为密切,有些画家本人即是道士,因此王蒙以葛洪为题作画是十分自然的事,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葛洪携带妻女子侄移家罗浮山的情形。 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活动其间。葛洪头戴道冠,身穿道袍,左手持一把羽毛扇,右手牵一头鹿,鹿背驮著书卷典籍。 他行至一座山间木桥上,回头张望,等候后面款款而行的家人。 葛洪前边的山路上,有两个中年人和一名童子,二人放下肩挑的书籍、行李、葫芦等物,就地休息。 另一人则背著一筐炼丹的工具继续绕山赶路。在葛洪的后面,一人背著琴,一人牵著一头黄牛,牛背上一位老妇怀抱一幼童。 牛的后面紧随二年轻妇女。山林重叠、草木葱茏、瀑布泉流忽隐忽现,于山角处汇成潭水;山道弯曲盘绕,从山下通往林木深处。 画面中部山坳间隐约出现茅舍柴门,童子数人迎候于道。全画构图繁密饱满,从山角画至山巅,几乎没有空隙。 用笔细密繁复,山石均以干笔画出,然后再用淡墨渲染,树木以细笔画叶与干,树叶均双钩填青、红褚色,山石涂染黑青赭色。皴法略作小斧劈,不作一苔点。全幅设色冷暖相间,给人以丰富而又雅致的色彩感。。 元 王蒙 卷 纸本设色 纵139厘米 横58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