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菰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菰米 【概况】: 异名 雕胡来(《本草图经》),雕菰(《纲目》)。 基源 为禾本科菰属植物菰的颖果。菰属全世界4种;中国1种,入药1种。 原植物 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ex Stapf[ Z.caduciflora(Turcz.)Hand.-Mazz.] 历史 《图经本草》载:“菰生水中,叶似蔗荻,根盘厚,夏月生菌,细,堪啖,名菰菜。”其特征与习性应是菰。 形态 多年生,有粗壮的地下茎。秆直立,高80~190cm;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叶舌膜质,略呈三角形,长达15mm;叶片长30~100cm,宽9~26mm。 圆锥花序长30~65cm,分枝多簇生,上升或基部者开展,雌雄小穗同序;雄小穗通常位于花序下部,具短柄,常呈紫色,长10~15mm;外稃具5脉,顶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雄蕊6个;雌小穗多位于花序上部,长15~25mm,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有长15~30mm的芒,内稃具3脉。颖果圆柱形,长约10mm。 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634~635页.图574.1959)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湖沼水塘内。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东西伯利亚至日本也有。 。【生药】:采集 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搓去外皮,扬净,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等地。 鉴别 果实圆柱形,两端渐尖,长1~1.5cm,直径1~2mm;表面棕褐色,有1条沟纹,腹面从基部至中部有一条弧形的因胚体突出而形成的脊纹,脊纹两侧微凹下,长至5mm。 质坚硬而脆,折断面灰白色,富有油质。 气微弱,味微甘。 以子粒饱满、无蛀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矢车菊素-5-葡萄糖甙(Cyanidin-5-glucoside)。 参考文献 食品科学 1993;162∶13 【药性】: 性味 ❶ 《纲目》:“甘,冷。”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二便。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心烦,口渴,大便不通,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