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莲蓬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莲蓬草 【概况】: 异名 囊吾(《质问本草》),八角鸟(《全国中草药汇编》),荷叶三七、独足莲、野金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独脚莲(《福州中草药》),活血莲(湖北),大马蹄香(湖南),金杯盂(福建)。 基源 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的全草。大吴风草属为单种属,产于中国和日本,并入药。 原植物 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L.f.)Kitam.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径可达1.2cm。基生叶莲座状,叶柄长15~25cm,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鞘内被密毛;叶片肾形,长9~13cm,宽11~22cm,顶端圆形,基部弯缺,为叶片长的1/3,边缘具小尖头的细齿,两面幼时被灰色柔毛;茎生叶苞叶状,无柄,抱茎,1~3枚,叶片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cm。 花茎直立,高30~70cm;头状花序在花茎顶组成疏伞房状,花序梗长2~13cm;总苞钟状或宽陀螺形,长12~15mm,宽12~20mm,总苞片2层,长圆形,顶端渐尖,背部被毛,内层总苞片具宽膜质边缘;缘花舌状,雌性,黄色,舌片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15~22mm,宽3~4mm,中央管状花,两性,长10~12mm,花药基部有尾。瘦果圆柱形,长约7mm,有纵肋,被成行短毛;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花果期8月至次年3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90页.图659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 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材产于福建。 鉴别 根茎形状不规则,表面褐色,质坚硬,富含纤维。 叶自根茎顶端丛生,叶柄基部有黄褐色长柔毛,叶柄褐色,密被绵毛,叶片多皱缩,色棕绿,有毛,质脆易碎。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叶和根中含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1];根中另含有3β-当归酰氧-10β-羟基-9β-千里光酰氧呋喃并雅槛兰烷(3β-Angeloyloxy-10β-hydroxy-9β-senecioyloxyfuranoerem ophilane)(2)、3β-当归酰氧-10β-羟基呋喃并雅槛兰烷(3-β-Angeloyloxy-10β-hydroxyfuranoeremophilane)(3)[3]。 根差中含大吴风草素A(Farfugin A)(1)、大吴风草B[2];又含3β-当归酰氧-9-烯-8-表雅槛兰烯内酯(3β-Angeloyl oxy-9-en-8-epi-eremophilenolide)、3β-当归酰氧-8-表雅槛兰烯内酯[4]。全草中含8β羟基雅槛兰烯内酯(8β-Hydroxy-eremophilenoide)(4)、3β-当归酰氧-8β,10β-二羟雅槛兰烯内酯(5)[5];又含3β-当归酰氧-10β-羟基呋喃并雅槛兰烯内酯(6)、6β,8β-二甲氧基-10β-羟基雅槛兰烯内酯(7)[7];药中还含有3-顺-己烯醛(3Z-Hexenal)、3-反-己烯醛[6]。 参考文献 [1] CA 1972;76(11)∶56581f [2] CA 1972;76(25)∶150984g [3] Bull Chem Soc Jpn 1978;51(11)∶3335 [4] 药学杂志1980;100(6)∶681 [5] 药学杂志1980;100(1)∶69 [6] CA 1977;86∶13925f [7] 药学杂志1978;98(12)∶1592 。【药理】:本品所含的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对大鼠幼鼠毒性甚大,300mg/kg ig可使在几天之内死亡,对出生1~4d的大鼠更敏感,50mg/kg即可致死。 参考文献 Nature 1970;227∶401 【药性】: 性味 ❶ 《福建民间草药》:“辛,温。”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 主治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瘰疬,跌打损伤。 ❶ 《质问本草》:“用叶敷无名肿毒,加盐数粒,或米醋少许,捣烂敷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感冒,流感:大吴风草15g。水煎服。” ” 或取叶炒鸡蛋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