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风轮
中药名。 见《贵州草药》。别名:山藿香,九层塔,野薄荷,断血流,蒙锄草。为唇形科植物灯笼草Clinopodium polycephocbum(Vant.)C.Y.Wv et Hsuan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生于路旁、草地。分布华东、西南、以及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夏、秋采集。味辛甘苦,性温。 治各种出血,白喉,感冒,腹痛,无名肿毒。内服:煎汤,15~30克;捣汁或制成丸剂。外用:捣敷。 ❶ 治感冒:山藿香15克,柴胡9克。 煨水服。 ❷ 治腹痛:山藿香30克。煨水服。 ❸ 治无名肿毒:山藿香捣绒敷患处(上出《贵州草药》)。 ❹ 止血:全草拣洗干净,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去粗末,取细末外用。用时洗净创面,将药粉撒于患处,稍加压迫后包扎;或用多层纱布、绷带包裹药粉和水煎煮后,填入宫腔、鼻腔内压迫止血。 ❺ 治疗白喉:取鲜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捣烂,挤汁内服。剂量和服药次数视病情轻重而定,每次5~40毫升不等,每隔1~4小时1次,直至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