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藤
【概况】: 异名 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 基源 为牛栓藤科红叶藤属植物红叶藤的茎叶。红叶藤属约有80~90种;中国有4种,2种入药。 原植物 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um(Hook et Arn.)Planch. 形态 藤本灌木,多分枝,无毛,长达2m。 羽状复叶,长6~12cm;小叶通常11~17,稀有5~9,近革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5~4cm,宽8~15mm,基部宽楔形,常偏斜,先端渐尖钝,无毛,上面光泽,下面呈粉绿色;小叶柄长约1mm。总状花序腋生,长2.5~5cm,花序柄及花梗均纤细;花白色,芳香;萼片5,长圆形,长2~4mm,宿存;花瓣5,长为萼片的2~3倍;雄蕊10,长短不等,花丝基部合生;心皮5,离生,常仅1个发育。蒴果长12~15mm,长椭圆形,背弯曲,腹面开裂,基部包有增大的宿存萼片。 种子1,长约10mm,有膜质假种皮。花期8~9月,果期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18页.图236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干燥处,或灌木丛中,攀援树上。产于广西、广东、云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茎叶。 【化学】: 含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5 【药性】: 性味 ❶ 《陆川本草》:“苦、涩,凉。” ❷ 《新华本草纲要》:“根、叶:甘,微辛,温。” 功效 通经活血,收敛止痛,止血。 主治 闭经,跌打损伤,小儿热毒疮。 ❶ 《陆川本草》:“解热毒,治小儿热气疮。” ❷ 《广西植物名录》:“叶捣敷,埋口生肌,收敛止血,治跌打、刀伤。” ❸ 《新华本草纲要》:“根、叶:通经活血,收敛止痛。治闭经,跌打损伤,小儿热毒疮。茎也有收敛止血作用。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植物名录》:“治跌打损伤,并生肌止血:荔枝藤煎水洗或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