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荔枝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荔枝草 【概况】: 异名 癞子草(《草木便方》),癞虾蟆(《分类草药性》),雪里青(江苏),雪见草(浙江)。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 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S.minutiflora Bunge;S.plebeia R.Br.var.latifolia Stib.),又名野芥菜(江苏、江西),青蛙草(四川、贵州)、土荆芥(云南),沟香薷(福建),过冬青(浙江)。 历史 荔枝草见于《纲目》,谓治蛇咬犬伤及破伤风,但无形态描述。《纲目拾遗》载荔枝草,一名皱皮葱,又名雪里青,据引《百草镜》云开花细紫成穗。 赵学敏谓:“叶深青,映日有光,边有锯齿,叶背淡白色,丝筋纹辍,绽露麻累,凹凸最分明,凌冬不枯,皆独瓣,一丛数十叶。”所指即为本种。 《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 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cm,多分枝。 茎方形,疏生短柔毛。叶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6cm,宽0.8~2.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齿或尖锯齿,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轮伞花序6花,多数;在茎枝顶端密集组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长10~25cm;苞片披针形,全缘,边缘具毛;花萼钟形,2唇,唇裂约至花萼长的1/3;花冠淡红、淡紫、紫、蓝紫至蓝色,长4.5mm,冠筒内部中部有毛环,冠檐2唇形,上唇长圆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阔倒心形,侧裂片近半圆形;能育雄蕊长约1.5mm,弯成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长,上臂具药室,二下臂不育,膨大,互相联合;花柱和花冠等长;花盘前方微隆起。小坚果倒卵圆形,直径0.4mm,成熟时干燥,光滑。 花期4~5月,果期6~7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541页.图522) 生境与分布 生于2800m以下山坡、路边、沟旁、田野潮湿的土壤上。除新疆、甘肃、青海及西藏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朝鲜、日本、阿富汗、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壤土中栽种。 用种子繁殖,于9~10月播种。多采用穴播,行株距各33cm,深约3cm左右,播后覆土或盖草木灰,每亩用种量0.3kg。出苗后,用淡人畜粪水追肥1次。 苗高7~10cm时,结合中耕除草匀苗间苗,每穴定苗3~4株。越冬时应用堆肥或厩肥追施。第2年再行肥、水管理,注意虫害防治。 采集 6~7月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除去泥土,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 鉴别 性状 全草长15~80cm,多分枝。 茎方柱形,直径2~8mm,表面灰绿色至棕褐色,被短柔毛,断面类白色,中空。 叶对生,完整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6cm,边缘有圆锯齿或钝齿,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两面均被短毛;叶柄长0.4~1.5cm,密被短柔毛。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具花2~6,集成多轮的假总状或穗状花序,花冠多脱落,宿存花萼钟状,长约3mm,灰绿色或灰棕色,背面有金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内藏棕褐色、倒卵圆形的小坚果。 显微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边形;下表皮细胞壁弯曲。气孔直轴式为主,以下表皮为多。 上下表皮均有多数非腺毛,2~3细胞,长116~160μm,基部的细胞膨大,直径约40μm,上部细胞缢缩变狭而渐尖,外壁有疣状突起。(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42页.图523、524) 理化 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适量,热提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苯-甲醇-乙酸(35∶5∶5)为展开剂,展距17.5cm,喷1%三氯化铝试剂,在紫外灯下检视,显7个斑点,分别为棕、棕、红、蓝绿、红、红、蓝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43页.图525)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高车前甙(Homophantagin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荆芥素(Nepetin)、荆芥甙(Nepetr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及其7-葡萄糖甙。 从花中还分离出7-甲氧基-5,8、4′-三羟基黄酮(7-Methoxy-5、8、4-trihydroxylflavone),另外还含儿茶素(Catechin)、4-羟基苯乳酸(4-Hydroxyphenyllactic acid)等酸性物质。挥发油、皂甙、强心甙、不饱和甾醇及多萜类。种子含脂肪油,另报道还含有4′,5-二羟基-6-甲氧基-7-葡萄糖基黄酮(4′,5-Dihydroxy-6-methoxy-7-glucosyloxy-flavone)、3′,4′,5-三羟基-6-甲氧基-7-葡萄糖氧基黄酮(3′,4′,5-Trihydroxy-6-methoxy-7-glucosyloxyflavone)、4′,5,7-三羟-6-甲氧基黄酮(4′,5,7-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及3′,4′,5,7-四羟基-6-甲氧基黄桐(3′,4′,5,7-Tetrahydroxy-6-methoxyllavo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66。【药理】: 本品甲醇可溶组分对四氯化碳诱发的大鼠肝细胞毒性具强烈的抗肝毒性作用[1]。 煎剂能延长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但无镇咳作用,却能延长组胺所致豚鼠翻倒时间,即有平喘作用;其醇提取液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枯草杆菌。煎剂体外(直接镜检法1.9mg/ml,培养法3.9mg/ml)可抑制或杀死钩端螺旋体[2]。 参考文献 [1]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5;7(1)∶50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15。【药性】: 性味 苦、辛,凉。 ❶ 《纲目拾遗》:“凉。”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 主治 肺结核咯血,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尿血便血,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痈肿痔疮。 ❶ 《草木便方》:“解毒。治白秃,疥癞,风癣;除脚胫疮痒黄水,杀虫,调油涂。”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过路黄、墨汁草、马齿苋,治急、慢性痢疾。 ❷ 配山豆根、玄参、黄芩,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方选和验方 ❶ 《慈航活人书》:“治痔疮:荔枝草汁,加炒槐米为末,柿饼同捣成丸,梧子大。每服9g,荔枝草汤送服。 ” 单方应用 ❶ 《救生苦海》:“治喉痛或生乳蛾:荔枝草捣烂,加米醋,用棉花沾之,点入喉中数次。” 忌青菜、油菜。” )每日冲洗和换棉球1次,7天为1疗程,间隔2~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