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书 汉字书体之一。 为书写便捷而创制的一种书体。有结构简省,笔画牵连,偏旁相借等特点,只是难于识读。始于汉初,最初为草率书写之隶书,即所谓“草隶”。 后演变为“章草”。 至汉末张芝,方始创“今草”,即删去“章草”中的隶书波磔之笔迹,上下笔势连贯不断。唐张怀瓘《书断》云:“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此即一般所谓之草书。至唐代张旭、怀素起,将今草写得更为恣肆放纵,其笔画更为省简连绵,常一笔数字,字形变化繁多,气势宏大,成为“狂草”。 清宋曹《书法约言》曾形容草书云:“草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来不可止,去不可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