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荀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荀况 【生卒】:前316—前238 【介绍】: 我国古代哲学家。 战国末期赵国人。游学于齐。曾三为祭酒(学长)。 后至楚,任兰陵令。 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李斯是其门生。 著有《荀子》一书。其《正名》篇论述了概念的逻辑体系,详细讨论了语词、概念的性质、作用和制名、用名的方法、原则,并简要论述了思维论辩的其他形式(如辞、辩说)的性质、作用和规则。荀况提出思维方法的范畴。叫做“心术”。这里“心”指人的心智思维活动,“术”即方法、技术。《非相》篇说:“论心不如择术。”“术正而心顺之。”这里“术”亦指思维方法。他认为正确的“心术”即思维方法,具有辩证的性质,它能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和局部,是不正确的“心术”,是“心术”的祸患。 《解蔽》篇说:“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定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 ”圣人知心术之患”,“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这里“一曲”、“一隅”即事物的片面、局部,“大理”、“道”即全面的道理。荀况思维方法论的要点是提倡思维认识的全面性,而反对思维认识的片面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